首页 > 美文 > 励志 >

大寒: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励志 2021-02-16 10:25:18

 

大寒是作物的难关,苦难则是人生的修行。

作者:洞见·一默

1月20日,大寒。

大寒,是冬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授时通考》中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虽然名为大寒,但是在气象学上,绝大部分年份,大寒要比小寒稍温暖一点。

大寒上承小寒,下接立春,是冬春交替的转折点。

虽然当下依然一片凄冷,但是不出一月,就能看到山河解冻,万物复苏。

寒冷的冬日就要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01

  • 冬去春来,所有等待都不会被辜负。

古人说:“大寒需守火,无事不出门。”

虽然大寒气温略高于小寒,但北风、寒潮依然常常光临。

加上冬季已经持续近百日,身体的能量消耗巨大,人变得更不耐冻。

此时的体感温度,甚至要冷于小寒。

过去人们在此时都已停掉手中的伙计,窝在家里,等待寒冬过去。

但是只要你出去走走,就会发现一些不同。

比如:梅花、瑞香已经盛开,河边的柳树,已经可以见到一点泛青的苞芽。

虽然冬天的寒气仍在,但是春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出来。

大寒有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此时母鸡已经开始产蛋孵蛋;征鸟开始盘旋在空中寻找食物;水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

动物感受到天地阳气的生发,开始产卵觅食。

河流冰层虽厚,但是坚冰深处,已经开始慢慢融化。

诗人说:“坚冰深处春水生。”

在《易经》中,大寒属于“震”卦。

极寒的天气中,河流结冰,土地冻裂,此时天地震动,阳气生发。

在土地的缝隙中,一点点冒出生机;在冰封的河流下,一点点融化冬日的寒意。

冬去春必来,所有等待都不会被辜负。

在冬春交替的前夜里,守住内心的寂寞;在万物震动之中,守住内心的躁动。

不妄动,不妄为,安安静静,等待花开。

 

02

  • 所有苦难,都是人生必修的功课。

俗话说:“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如果大寒节气气温偏高,甚至有些温暖,那对来年的作物则是极大的考验。

土地没有冻透,来年会有很多的虫害。

北面的寒流会在春天反复发作,在作物发芽之后,造成严重的冻害。

所以过去有经验的老人说:“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大寒时节,天气冷一点,最好来上几场雪,那明年才是个好年景。

天道如此,人生亦然。

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天气真正严寒的时节,才能知道万物凋零之后,松柏依然挺拔。

只有真正经历过逆境,一个人才能真正变得强大。

大寒是作物的难关,苦难则是人生的修行。

没有人愿意歌颂苦难,但是谁也无法逃避苦难。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很多时候,除了接受,我们别无选择。

撑下来,熬过去,人生就会有转机。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

把人生的苦难,当成修行。

守住自己的内心,默默提高自己。

总有一天,可以苦尽甘来。

 

03

  • 大事小事都会过去,好事坏事终成往事。

大寒小寒,杀猪过年。

大寒处在腊月,临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令——春节。

所以大寒的习俗就是迎年的习俗。

在大寒的严酷之中,人们喜气洋洋地准备年货、打扫卫生,没有半分颓丧。

人们要进行大扫除,把一年的霉运的扫光,同时还要刷墙,把一年的穷运去掉。

再忙也要去理发、洗澡,洗去一年的晦气和烦恼。

为了讨个好彩头,人们把芝麻秸铺在地上,让孩子去踩,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

祭祀祖先,准备“蒸供”,寓意来年“不蒸馒头争口气”。

贴上红色的窗花和对联,希冀来年吉祥如意。

大寒主题是除旧布新,舍弃旧的,才能迎接新的。

2020年,是难熬的一年。

对失业的彷徨、对病毒的恐惧,时刻压抑着我们的神经。

疫情把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全面打乱,让每个人都苦不堪言。

所有人都是咬着牙一点点熬过来的。

时至今日,很多地方依然在严格防疫,只是我们已经不再恐惧。

电影《甲方乙方》里,葛优曾说:“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鼠年也要过去了,很多人也在感慨,这一年的铭心刻骨。

但是人活着,就要往前看。

无论过去一年发生了什么,无论这一年有多少的不快乐,一切都已经过去。

大事小事,好事坏事,都将成为往事。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当下,我们能期许的,只有未来。

再过半月就是立春,立春之后就是牛年。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熬过寒冬,春暖花开;鼠年疫去,牛年牛来。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8-2022 www.99wenzhangwang.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九九文章网 苏ICP备190674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