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日志 > 心情日记 >

电影《杀生》观后感

心情日记 2019-06-30 11:09:18

电影《杀生》观后感

电影《杀生》改编自陈铁军老师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是由管虎执导,黄渤、任达华等联袂主演的荒诞悬疑喜剧。该片剧情主打荒诞悬疑与黑色喜剧,同时黄渤与余男的情感线在极致疯狂中蕴含深情。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以“设计死亡”为主线,剧情奇诡,整蛊奇招无数,又有谜一般的谋杀陷阱。

电影中没有绝对的反派与正派。人性的光芒在各种纠结中得到了展现,村民们讨厌结实到了极点,因为他不守规矩,而他们又纠结于是否用破坏规矩的方式消灭他。所谓的传统,在“愚民”的同时,也承载了“淳朴”品质。结实的反判出于天性。他不守规矩,或许不是因为没人教他守规矩。而是他找不到自己守护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守护,于是便没什么欲望值得敬畏和妥协。直到他儿子的“出现”,他发现了自己值得守护的东西,于是他选择了妥协,而且妥协得如同先前的叛逆那般彻底……“传统”再一次战胜了挑战它权威的“叛逆”,却又逃不脱败给自己的命运。结尾出殡的传统性呐喊,引来了山崩这便是所谓的启示?

最后山石的倒塌明显出自人为,这不是任达华饰演的一声所为,而是小骨头,这一幕出现在了影片中全村人对牛结实抵制的各自行动中,肉铺老板为腊肉注了针剂,小骨头用锯锯了牛结实罚他站的那个山顶上的巨石支柱。这一幕也暗喻了村里人的咎由自取。牛结实在临行前归还了所霸占过的物品,其实也是在自我救赎。或许也暗喻了一种因果关系,他的罪赎了,可村民犯下的罪又由谁来救赎。或许这才有了最后山石崩塌的那一幕,那同样是赎罪。

这部影片让我想起了之前看过宁浩老师的作品《黄金大劫案》,那部影片里面黄渤不是主演,但是主演小东北却演出了“牛结实(黄渤)”式的救赎。这俩部影片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牛结实和小东北俩个无赖,叛逆,无恶不作的小混混最后都通过自己的人生路完成了特有的带有中国旧社会讽刺意味的救赎。救赎的那么悲壮和彻底。。。。。。

尽管影片因断层拼贴一般的剪辑而显出烧脑片的特征,但其故事的完整性还是可以相对独立于多元化解读而保持统一的。马三炮患癌症死在了长寿村,留下一个儿子独自在长寿村长大。跟了村人改姓牛的小霸王牛结实生性顽劣,自幼便到处作孽,长大更是肆无忌惮。村人嫉恨却毫无办法,直到外出学医的牛医生回来改变了现状。皆因儿时的牛结实儿时作恶间接害死了牛医生的爷爷奶奶,得外来文化熏陶的牛医生率众上演了一出国人耳熟能详的人言可畏众口铄金,让牛结实结结实实的心如死灰,一句“娃儿无过”试图挣扎出同为古训的祸不及三代。牛结实死了,他抢来的哑巴媳妇儿和遗腹子被欠了牛结实一个“人情”的医生救走,免去了再次被村人陪葬的厄运;他实验交配的马儿,也诞下了小马驹在草地欢腾。这故事并不复杂,这更不是一部喜剧电影,关于其间细节种种可能的解读也似乎都能站住脚跟,结尾处寡妇抱着孩子走出山坳的画面光明而美好。复杂的解读昭示的往往是复杂的人性和社会性,寓言也好,隐喻也好,都是属于大脑思辨范畴内的东西,人有多复杂,《杀生》就可以有多深刻。

就解读的层面而言,《杀生》的案例具有不可复制的当代意义,无论电影范畴还是其他领域,影片提供的话题性堪称秒杀绝大多数的当代拜金主义电影:不是喜剧也让人开怀,这是人群官能的麻木不仁所致;不是惊悚片却在部分段落让人背脊发凉,这让以音效唬人的国产惊悚无地自容;不是正剧却提供了比正剧更多维的深层理解方式,这是当前单一的类型片几乎无法逾越的。《杀生》以管虎独有的表达方式,继续倔强而勇敢的延续着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感,未必针砭时弊,却一定足够深沉。这种深沉,源自远非炒作或票房所能表达的身为电影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感官娱乐终究要落实到心灵关怀,这才是真正的时代电影应当具有的品质。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8-2022 www.99wenzhangwang.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九九文章网 苏ICP备190674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