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只蜗牛,他快乐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那只蜗牛想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我活了这么长时间,直到现在才发现,我背上的壳里面,装得满满的不都是悲哀吗? 要怎么处理这些悲哀呢? 于是,这只蜗牛去找他的蜗牛朋友帮忙。 这只蜗牛对朋友说:我觉得自
2011-05-03 29
迟起的艺术
文:梁遇春
十年来,求师访友,足迹走遍天涯,回想起来给我最大益处的却是“迟起”,因为我现在脑子里所有聪明的想头、灵活的意思多半是早上懒洋洋地赖在床上想出来的。我真应该写几句话赞美它一番,同时还可以告诉有志的人们一点迟起艺术的门径。谈起艺术,我虽然是门外汉,不过对于迟起这门艺术倒可说是一位行家,因为我既具有明察秋毫的批评能力,又带了甘苦备尝的实践精神。
我天天总是在可能范围之内,尽量地滞在床上——那是我们的神庙——看着射在被上的日光,暗笑四围人们无谓的匆忙,回味前夜的痴梦——那是比做梦还有意思的事——,细想迟起的好处,唯我独尊地躺着,东倒西倾的小房立刻变做一座快乐的皇宫。
诗人画家为着要追求自己的幻梦,实现自己的痴愿,宁可牺牲一切物质的快乐,受尽亲朋的垢骂,他们从艺术里能够得到无穷的安慰,那是他们真实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对于他们反变成一个空虚。迟起艺术家也具有同等的精神。区区虽然不是一个迟起大师,但是对于本行艺术的确有无限的热忱——艺术家的狂热。
所以让我拿自己做个例子罢。当我是个小孩时候,我的生活由家庭替我安排,毫无艺术的自觉,早上六点就起来了。后来到北方念书去,北方的天气是培养迟起最好的沃土,许多同学又都是程度很高的迟起艺术专家,于是绝好的环境同朋辈的切磋使我领略到迟起的深味,我的忠于艺术的热度也一天一天的增高。
暑假年假回家时期,总在全家人吃完了早饭之后,我才敢动起床的念头。老父常常对我说清晨新鲜空气的好处,母亲有时提到重温稀饭的麻烦,慈爱的祖母也屡次向我姑母说“早起三日当一工”(我的姑母老是起得很早的),我虽然万分不愿意失丢大人们的欢心,但是为着忠于艺术的缘故,居然甘心得罪老人家。后来老人家知道我是无可救药的,反动了怜惜的心肠,他们早上九点钟时候走过我的房门前还是用着足尖;人们温情地放纵我们的弱点是最容易刺动我们麻木的良心,但是我总舍不得违弃了心爱的艺术,所以还是懊悔地照样地高卧。
在大学里,有几位道貌岸然的教授对于迟到学生总是白眼相待,我不幸得很,老做他们白眼的鹄的,也曾好几次下个决心早起,免得一进教室的门,就受两句冷讽,可是一年一年地过去,我足足受了四年的白眼待遇,里头的苦处是别人想不出来的。有一年寒假住在亲戚家里,他们晚饭的时间是很早的,所以一醒来,腹里就咕隆地响着。我却按下饥肠,故意想出许多有趣事情,使自己忘却了肚饿,有时饿出汗来,还是坚持着非到十时是不起来的。
对于艺术我是多么忠实,情愿牺牲。枵腹做诗的爱仑·波,真可说是我的同志,后来入世谋生,自然会忽略了艺术的追求;不过我还是尽量地保留一向的热诚,虽然已经是够堕落了。想起我个人因为迟起所受的许多说不出的苦痛,我深深相信迟起是一门艺术,因为只有艺术才会这样带累人,也只有艺术家才肯这样不变初衷地往前牺牲一切。
但是从迟起我也得到不少的安慰,总够补偿我种种的苦痛。迟起给我最大的好处是我没有一天不是很快乐的开头的。我天天起来总是心满意足的,觉得我们住的世界无日不是春天,无处不是乐园。当我神怡气舒地躺着时候,我常常记起勃朗宁的诗:“上帝在上,万物各得其所。”(鱼游水里,鸟栖树枝,我卧床上。)人生是短促的,可是若使我们有过光荣的青春,我们的一生就不能算是虚度,我们的残年很可以傍着火炉,晒着太阳在回忆里过日子。同样地一天的光阴是很短促的,可是若使我们有过光荣的早上(一半时间花在床上的早晨!)
我们这一天就不能说是白丢了,我们其余时间可以用在追忆清早的幸福,我们青年时期若使是欢欣的结晶,我们的余生一定不会很凄凉的,青春的快乐是有影子留下的,那影子好似带了魔力,惨淡的老年给它一照,也呈出和蔼慈祥的光辉。
我们一天里也是一样的,人们不是常说:一件事情好好地开头,就是已经成功一半了;那么赏心悦意的早展是一天快乐的先导。迟起不单是使我天天快活地开头,还叫我们每夜高兴地结束这个日子;我们夜夜去睡时候,心里就预料到明早迟起的快乐——预料中的快乐是比当时的享受,味还长得多——这样子我们一天的始终都是给生机活泼的快乐空气围住,这个可爱的升平景象却是迟起一手做成的。
迟起不仅是能够给我们这甜蜜的空气,它还能够打破我们结结实实的苦闷。人生最大的愁忧是生活的单调。悲剧是很热闹的,怪有趣的,只有那不生不死的机械式生活才是最无聊赖的。迟起真是唯一的救济方法。你若是感到生活的沉闷,那么请你多睡半点钟 (最好是一点钟),你起来一定觉得许多要干的事情没有时间做了,那么是非忙不可——“忙”是进到快乐宫的金钥,尤其那自己找来的忙碌。
忙是人们体力发泄最好的法子,亚里士多德不是说过人的快乐是生于能力变成效率的畅适。我常常在办公时间五分钟以前起床,那时候洗脸拭牙进早餐,都要限最快的速度完成。全变做最浪漫的举动,当牙膏四溅,脸水横飞,一手拿着头梳,对着镜子,一面吃父亲面包时节,谁会说人生是没有趣味呢?而且当时只怕过了时间,心中充满了冒险的情绪。这些暗地晓得不碍事的冒险兴奋是顶可爱的东西,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班不敢真真履险的懦夫。
我喜欢北方的狂风,因为当我们衔着黄沙往前进的时候,我们念佛是斩将先登,冲锋陷阵的健儿,跟自然的大力肉搏,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壮举,同时除开耳孔鼻孔塞点沙土外,丝毫危险也没有,不管那时是怎地像煞有介事样子。冒险的嗜好哪个人没有,不过我们胆小,不愿白丢了生命,仁爱的上帝,因此给我们卷起蔽天的刮风,做我们安稳冒险的材料。住在江南的可怜虫,找不到这一天赐的机会,只得英雄做时势,迟些起来,自己创造机会。
就是放假期间,十时半起床,早餐后抽完了烟,已经十一时过了,一想到今天打算做的事情一件也没有动手,赶紧忙着起来——天下里还有比无事忙更有趣味的事吗?若使你因为迟起挨到人家的闲话,那最少也可以打破你日常一波不兴无声无息的生活。我想凡是尝过生活的深味的人一定会说痛苦比单调灰色生活强得多,因为痛苦是活的,灰色的生活却是死的象征。
迟起本身好似是很懒惰的,但是它能够给我们最大的活气,使我们的生活跳动生姿;世上最懒惰不过的人们是那黎明即起,老早把事做好,坐着呆呆地打呵欠的人们。迟起所有的这许多安慰,除开艺术,我们哪里还找得出来呢?许多人现在还不明白迟起的好处,这也可以证明迟起是一种艺术,因为只有艺术人们才会这样地不去睬它。
“春宵苦短日高起”,五六点钟醒来,就可以看见太阳,我们可以醉也似地躺着,一直躺了好几个钟头,静听流莺的巧啭,细看花影的慢移,这真是迟起的绝好时光。能让我们天天多躺一会儿罢,别辜负了这一刻千金的“春朝”。
标签:
相关文章
从前,有一只蜗牛,他快乐地生活着。 直到有一天,那只蜗牛想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我活了这么长时间,直到现在才发现,我背上的壳里面,装得满满的不都是悲哀吗? 要怎么处理这些悲哀呢? 于是,这只蜗牛去找他的蜗牛朋友帮忙。 这只蜗牛对朋友说:我觉得自
2011-05-03 29
文/肖金 9月12日,我所在的暨大附属穗华口腔医院组织中秋活动,除了五公里左右的竞走,还有到医院完成相关活动,找到穗华口腔 中秋快乐8个字,而且这8个字必须从医院三至五楼的不同地方找到红色字条,根据字条的内容完成相关任务,才能兑现一个字。谁最先完
2019-09-23 28
在很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屌丝冢”,那里有一个神秘的守墓人。每当有人怨气太重,他的魂魄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妖物驱使到“屌丝冢”,直面守墓人。 这时候,飘来了一个“学渣”的魂魄,他抱怨老师偏心、应试教育、就业歧视、女人贪财等。守墓人听着,然后对“屌
2019-06-26 28
举手之劳,是助人者的谦词,不是受助者的理由。 道德,从来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要求别人。 在这些基础上,才会滋生真正的善良。 -01. 前几天,一个知名律师在火车上换铺的事件,引发了一大波讨论。 律师带了两个孩子坐长途火车,他买了2张上铺。 于是
2019-12-29 27
强光立刻关闭贝壳的壳类动物一样,自动把自己调试到一种很白痴、很蔫、很封闭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几乎什么也不说,就等着爸妈安排我吃什么、穿什么、上哪、干吗。 仔细想来,沉默和 无为 成了我逃避被评判、被贬低的方式,成了我向他们打出的白旗。如果我随
2021-01-27 27
施耐庵笔锋轻点 西门庆就轻轻地解开潘金莲的罗衫 一纸清泪在大宋清婉 可恨的张大户 你把她推到了历史上最淫荡的风口浪尖 自己的 爱情 让施耐庵吹残 武大郎的炊饼 喂养了那个时代无奈的黑暗 你别无选择 就让大宋那只飘摇的破船 断送了你一生的爱情缠绵 潘金莲
2019-06-25 25
疫情这个标题不是拿来蹭热点的,何况它现在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了,这个词最热的时候,我确实每天也有很多事情要做,尽管那时也有很多想法,但既没时间写,也不想卷进那些无聊的争论。 但是,一直也想要写点东西,虽然仅仅是碎片化的想法,经不起旁征博引的雄
2020-11-15 24
我今年29,虚岁30,感觉生活像个妓女。 睡觉前脑子闪过这句话。 下午谈业务的时候,接到姐姐的微信才回过神来。 噢,今天过生呐! 这貌似是我第二年忘记生日这档子事儿了。 90后的头儿,一不留神,就要彻底迈入中年节奏,好像昨天老子还是那个下课打乒乓,放
2019-09-23 23
地球人最讨厌的,就是喜欢把什么事都推到时间头上。 小时候长得丑,大人们会摸摸头安慰你女大才会十八变。长大失恋了,歌里唱道漫长时光总有一天你会 伤心 痊愈。工作繁琐、身材臃肿、股市暴跌,甚至在面临雾霾和死亡这些原本就和感性不挂钩的境遇,大家也总
2019-06-28 20
文|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本文节选自《你听懂了没有》 一、难得糊涂 遇事别分是非,见人别说真话,逢上只赔笑脸,受辱绝无怨言? 美国犹裔心理学家弗洛姆有一部名著《逃避自由》,大意是说,人们对自由的态度近似叶公好龙,说起来大家都向往自由,骨子里
2021-01-2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