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素材 > 成语故事 >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成语故事 2022-04-29 08:18:00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

  楚国有个在集市上卖盾,同时又卖矛的人,为了招徕顾客,能把自己的商品尽快卖完,就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手中的盾牌,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

  “各位看客,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是用上好材料煅造而成的好盾牌,质地特别坚固,任凭你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

  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过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靠在墙根的长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

  “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长矛,矛头的尖端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牌来抵挡,也会被我的长矛戳穿。”

  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个汉子,指着那位楚国人问道:

  “听你刚才所说,你的盾牌极之坚固,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长矛又是锋利无比,无论什么盾牌都不可抵挡。那么用你的长矛来戳你的盾牌,请问结果又将如何?”

  这个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正在此时,围观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这个楚国人羞得无地自容就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矛” 是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 是保护自己的盾牌。所以刺不破的盾牌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前后互相抵触,那就会矛盾百出。

  小朋友们,今天学的成语是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2

  战国时,有一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先是自夸他的盾说:“我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赞他的矛说:“我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它刺穿”。旁人听见后,忍不住的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楚国人一时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自相矛盾”,用来比喻言语或行事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3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

  传说很久以前,楚国有个卖兵器的人,在市场上卖矛和盾。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货,他先举起盾向人们夸口道:“你们看,我的盾是世上最坚固的盾,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能刺穿它。”接着又举起他的矛,向人吹嘘说:“你们再看看我的矛,它锋利无比,无坚不摧,无论多么坚硬的盾,都挡不住它,一刺就穿!”

  围观的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很好笑,人群中有人问道:“依你的说法,你的矛无论怎样坚硬的盾都能刺穿,而你的盾又是无论多么锋利的矛也不能把它刺穿。那就拿你的矛来刺你的盾吧,看看结果怎么样?”

  卖兵器的人听了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好拿着矛和盾走了。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4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现在用这个词来表示自己说的话不能自圆其说。比如:“你刚才的发言前后自相矛盾,别人不知道该怎么理解。”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5

  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世世代代都以卖矛和盾为生。可是,他的长矛和盾却很少有人买。看着周围的`邻居卖盾或卖矛都发了大财,他心里既羡慕,又疑惑。羡慕的是人家都发了大财,自己却勉强温饱。疑惑的是人家只卖一样东西都发了大财,自己卖两样东西,应该赚的钱是人家的二倍,可是现在连人家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在繁华的集市上卖他的长矛和盾。集市上人来人往,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根本没有时间看他一眼,为了揽生意,他决定推售产品。他深吸一口气,对着大家大喊:“大家快来看看哟,我这矛可是锐利的很呐,随你什么盾它都能轻而易举地戳穿,过来看看,包你满意!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这一喊,很多的过路人都转过头朝着他看,他连忙举起一枝矛,独自耍了一阵。心想:他们都朝着我看了,都注意到我了,我得趁着这个时机赶快推销,争取多卖一点儿。他又举起自己的盾夸口说:“快来看哟,我这盾坚固无比,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可是战场上的好助手哦。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他本以为大家会兴奋地上前购买,可是大家并没有他想得那样,而是在一起围着。这时,一个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问他:“这位大哥,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这个楚国人根本没有想到这个问题,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了。

  那个人又劝他:“这位大哥,你卖矛又卖盾。这两种东西本来就相冲突,你就不能自圆其说。你还是卖一种比较好。”

  那个楚国人觉得有理,于是就专门卖盾。几年后,他也成了当代的大富翁。

  师:写得还挺有意思!语言挺精彩!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6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然后,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可以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知道,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7

  矛和盾,片面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而不能自圆其说,结果让人笑话的故事。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情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何尝不是这样呢?

  有一次,表妹来我家玩,我们玩累了,于是我就带她去超市买饼干吃。进入超市,售货姐姐就笑呤吟地朝我们走来,她见我和妹妹在千挑万选,不知选什么,便顺手拿了一盒苏打饼对我们说:“小妹妹,这个苏打饼可好吃了,它不是原味的,里面添加了好多好味道,有香橙味、有草莓味、还有巧克力味,很多人买这个呢!这个可是我们店里最好吃的饼干哦!”我听了,有些半信半疑,正当我犹豫不决时,妹妹从另一个货架上拿着一盒牛奶夹心饼向我跑来,“姐姐,姐姐,我要吃这个!”售货姐姐听了,刚刚还夸苏打饼好吃,现在又马上改口说:“这个牛奶夹心饼啊,更好吃!又便宜!”。我听了,忍不住对她说:“你刚刚不是说苏打饼是你们店里最好吃了吗?怎么现在又说牛奶夹心饼更好吃?”售货员姐姐哑口无言,红着脸说:“两个都好,两个都好……”。最后,我还是没有买这里的饼干,因为我觉得她不诚实,不实事求是,故意投别人所好,其实,好就是好,不好就不好,讲实话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这件小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在说话、办事的时候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投人所好,前后抵触,不然不但不能把事办好,还会恰得其反,弄巧成拙。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8

  1830年,81岁的歌德对他的朋友爱克曼,毫无顾忌地说出他的憎恨:“我知道得很清楚,我是许多人的眼中钉,他们很想把我拔掉。他们无法剥夺我的才能,于是就想把我的人格抹黑,时而说我骄傲,时而说我自私,时而说我妒忌有才能的青年作家……”这位老人没完没了地埋怨,一直啰嗦到1832年3月22日逝世才闭上嘴。

  《歌德谈话录》的中文译者朱光潜先生,对大师的这种情绪加以注释:“歌德因政治上的保守而被当时的进步人士冷落甚至抨击,他到临死前还耿耿于怀,这也体现了伟大诗人和德国庸俗市民这两重性格的矛盾。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9

  自从当上城管,25岁的宋志刚就成了“特不招人待见”的人。

  他从超市拎着水果回家,邻居会撇撇嘴:“哟,又扣啦!”他帮老外找医院,马上有群众过来围观:“城管干吗呢?要打老外啦!”

  宋志刚抄过摊儿,也时常“在职权范围内做出人性选择”。他将自己作为城管的所见所闻发在网上,帖子迅速走红,被点击数十万次。后来,这个帖子被汇编成书《城管来了》。

  宋志刚经常琢磨城市管理问题,他期待国家能够立法,“现在这个管理办法令北京的居住者很不爽,也令我们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很不爽,领导们也未必爽。”

  他总觉得,这个城市应该更宽容一点。更美好一点,而不是现在的样子。

  宋志刚穿着特意给他准备的崭新的城管制服坐在镜头前,目光炯炯。采访一开始,他的身体和话语都像制服一样笔挺,到一个多小时后才放松下来,那些黑色幽默的部分都是最后半小时里谈的。

  采访结束后我问:“你一开始怎么那么紧张?”

  他犹豫了一下,说:“我看你以前采访的都是坏人。”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0

  宋志刚说,他没工作前,用两个字形容就足够了——“愤青”。在天涯网站上,看别人骂什么就跟着骂,也骂城管。在河南,他正在小吃摊吃饭,就被城管赶走了,回来在网上骂。

  毕业的时候顾不得了。和大多数就业困难的学生一样,“能当上公务员,扫厕所都干,后来连扫厕所都没轮上,就当了城管”。

  准备考试的时候,他在百度上搜城管考试指南,前几页出来的全是嘲弄的题:“遇到小贩如何处理?A。一脚踹去:B。掀锅……”

  当上城管之后,先是不愿意干,后来就硬下心来按规矩办,大吼一声半条街都能听见,再后来……前女友跟他分手,两人吵起来,对方在大街上喊:“城管打人啦……”

  有次抄摊,他被大学生骂,手指戳在他脸上说他连流氓都不如。他急了,脸红脖子粗,也说了粗口:“你丫滚蛋!”幸好被同事直接拎上了车,不然很可能会打起来。

  他想辞职也是因为这件事,因为这个职业“没有成就感”。我说,很多人觉得上班不就是谋生嘛。他给我讲了一件事。当年他从警校毕业前当实习警察,在西客站执勤,小姑娘敲玻璃叫“警察叔叔”,他从车里一跃而起:“没事,有我呢。”去了大厅,很多排队买不着票的群众一起鼓掌:“人民的好警察来了。”谁都不敢当众指认“黄牛党”,他就在队伍中一个一个拍人肩膀:“这个?这个?”群众点头示意,他在大家仰慕的眼神中拎走那个人。

  “那感觉!”他眼睛微微向黑暗的斜上方望去,出了一小会儿神。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1

  那对小姐弟是无意间碰到的。我们的本意是找海淀区卖鸡蛋灌饼的小摊贩,他们大多租住在六道口的城乡结合部。本来想采访孩子的父母,但他们去参加家长会了。两个娃娃一点儿也不认生,尤其是小弟弟,两颗小门牙刚掉,一笑一边一个酒窝。

  闲聊。我问姐姐喜欢北京吗,她说又喜欢,又不喜欢。

  我问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她说喜欢建筑,不喜欢城管。

  她没见过城管,也不知道城管是干什么的,只说:“他们抄我爸爸车的时候……”

  她哭了。

  我当时坐在她侧面,这眼泪没法擦,我也没尝试让她别哭——没体会过这种处境的人。就别劝别人别怎么样。我只是在镜头拍不到的位置,轻轻拍拍她的后背。

  弟弟害怕又发愁地看着姐姐,又看着我,很生气的样子,他觉得是我这个陌生人不知干了什么把他姐姐弄哭了。

  但最让人难受的是我临走的时候,他们在一片废墟上玩,从瓷砖上爬上去,又痛快地溜下来。这个村要拆迁了,他们很快会没有地方住,只能再找便宜的出租屋了。他俩还小,不知道这些。

  我招手:“哎,我走啦。”

  他俩站在废墟上,小姐姐笑嘻嘻地挥手:“阿姨再见!”

  小弟弟也跟着说,亮着小牙床,声音更大些:“阿——姨——再——见!”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2

  宋志刚说他原来是“愤青”的意思是“急着下判断,总有正面人物和负面人物”。这几年他学会了“不偏激地对待人和事”,他的书里有一句话:“我现在觉得,往往没有简单的是非,只有各自冲突的需要和矛盾。”

  就拿我们采访的一位大爷来说,他的眼睛有残疾,在北京治病,一个月的房租就靠卖爆米花。

  但也不得不看到另一些东西——住在胡同里的居民说:“不行,他的摊位占着路,我们连车都开不出去。”开饭店的店主说:“他把我家招牌都挡住了,必须管。”买过爆米花的人说:“那种人造奶油能把孩子吃出病来。”

  那两个娃娃的父母卖鸡蛋灌饼,养家不容易,但摊位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能看见,水、鸡蛋、工具是什么样子。看看就能知道。

  这些需要管理,但残疾人就业不是城管能解决的事。娃娃的父母和大爷都想要个规范的摊位,这也不是城管能定的。城管只能堵,没有疏,小宋说:“简直是必然的。”

  谁对?谁错?看的事实稍多一点,迟疑一下,就不会那么快地赞美和谴责。一开始总是好人坏人,后来是好事坏事,最后发现只是生活中矛盾密布。

  用不着去寻找激烈的冲突,在陈述中自会看到矛盾的结点,能说清楚,制订规则的人、想解决冲突的人,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事实基础。

  中国的城市化才开始,未来还有几亿人要进城,进了城都需要管理,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建立规则、慢慢成熟的过程。有人说:“你们总说要慢慢来。可为什么不能快一点?”

  慢一点,一步一步踩实了,不会绕弯路,反而快。

  走在路上的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宋志刚在书里说过一个例子:“最后一个翻逃往联邦德国被民主德国士兵击毙的人,死时离柏林墙倒塌只有几个月。开枪的卫兵被判刑,律师力争,说士兵只是遵守了当时的命令看守柏林墙。法官说,你的确是看守者,但在人性选择中,你却可以选择不射击他的要害部位。卫兵没这么做,所以他被判刑了。”

  宋志刚说:“我没办法改变很多事,只能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做得更好一点儿,这是我的人性选择。”

  制度由人选择,有了人性的驱策,改变自会发生。

  以前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和稀泥,妥协是最没意思的事。凡事着急,恨不得一夜之间建成新世界。现在觉得,一刀砍去,乱麻更乱。要有这个耐心,找到线头,慢慢抽解。

  这个前提是让各方说话,别停留在概念和成见上。这个社会,事件的哪一方都有说话的机会,都说对方能听懂的话,也都有诚意去听对方的话,把意见和矛盾一一陈述,也许在说清楚事实的时候,事情的化解之道也就会随之呈现。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3

  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钱玄同与鲁迅共同战斗,结下了亲密的友谊。但五四运动的风暴一过,钱玄同当年向封建文化冲锋的豪情逐渐消失,与转向左翼的鲁迅分道扬镳了。并且还激烈地反对鲁迅宣扬“左联”的革命观点。

  1932 年 11 月,鲁迅从上海抵北平探亲,当时钱玄同在北平师范大学担任国文系主任。学生们想请鲁迅来校演讲,不知鲁迅的地址,便满怀信心去问钱玄同。不料钱玄同一听就“好象炸弹爆裂了似的叫嚷:‘我不知道!我不认识有一个什么姓鲁的!’”学生们感到很气愤,他们决定自己想法去找鲁迅。钱玄同竟威胁学生说:“要是鲁迅到师大来讲演,我这个主任就不再当了!”学生们不顾他的恫吓,去请了鲁迅先生,并将钱的态度告知鲁迅。鲁迅深情地说:“钱玄同实在嚣张极了!”鲁迅先生冲破重重阻力,于 11 月 27 日到北平师范大学作了讲演,给北平青年以极大的鼓舞。钱玄同闻讯很狼狈,但却没有辞职。鲁迅深感曾为五四反封建骁将的钱玄同如此变化,他回上海以后,便写了一首讥讽钱玄同的打油诗:

  作法不自毙,悠然过四十。

  何妨赌猪头,抵当辩证法。

  自相矛盾的成语小故事 篇14

  记得刚当老师那时候,身体清瘦,看似弱不禁风,其实那时我坚持练习武功,用手捏碎核桃是轻而易举的事,能够左右开手举起十五公斤的护铃,而且一气可以举十多下,可以单手把一百多斤重的学生拎起来,但是学武功的时候师傅反复交代过,武功切不可外露,第一,强中更有强中手,一不留神就可能身受重伤;第二,遇到那些愣头青如果知道你有武功,硬要跟你较量,你出手轻了不能制服他,坏了自己名声,出手重了,伤了人可就麻烦了。

  可是与我搭班胡老师喜欢胡吹自己学过武功,那些高中生是典型的愣头青一听说谁学过武功必然想领教一番,一天傍晚,胡老师找了一个对象,两人在一条小河边谈情说爱,被几个男学生看到了,他们倒不是跟胡老师有仇有怨,只是想试一试他的武功,结果找来两根拖把棍子,趁着夜色悄悄尾随其后,在一个僻静处他们突然发起进攻,从后面一棍打在肩上,胡老师一回头,他们又是一棍子横扫过来,正好打在嘴上,胡老师被打碎了几颗门牙,他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提起几脚把胡老师踢进了小河里,时值冬季,胡老师穿着棉大衣,好在小河水浅,以至于胡老师一个星期没上班。

  胡老师装上假牙再度走进课堂的时候他的师风已经扫地了,一次他下课出来班上有一个外号长臂猿的学生突然伸出一只手把他胸口顶在走廊的门墩上,长臂猿身高一米八几,胡老师身矮臂短,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呼吸困难,差一点出人命,还是一个懂事的女生跑来叫我,我一把把那个长臂猿拎了起来,重重地掼在地上,然后把他们狠狠批评了一顿事情才算结束。

  我无意间的举动引发了那帮愣头青的猜度,也想跟我比划一下,一次我夹着书本走进课堂,一个叫牛青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不上课行吗?”

  我笑著说:“你不上课出去玩吧,但是不能影响我给其他学生上课。”

  他说:“我要是不想上课又不想出去呢?”

  我听出了他挑战的意味说:“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是违法行为,学校有政教处负责管理,如果政教处管理不了还可以请派出所,我想你大概不想与法律抗衡吧?”

  本来是一番好话,谁知牛青听着不顺耳他骂骂唧唧地说:“少拿法律吓唬人,老子就是成心捣乱,你怎么地吧?”

  我正色道:“你不上课我允许,但是你凭白无故地辱骂老师你就得掂量一下后果。”

  牛青越发蹬鼻子上脸地说:“的要是有种,我们俩比划比划。”

  我已经忍不住了说:“你放马过来吧!”

  牛青有些不知深浅,真的推开课桌向讲台走过来,我提起一脚正中他的小腹,只听他“哎哟”一叫捂着肚子就蚎到一个女生的课桌底下去了,这一招虽然疼痛难忍,但不伤皮肉,我估计他得老实几分钟,然后宣布上课,课堂显得出奇地安静,几分钟后牛青缓过劲来,从地上爬起来一溜烟跑了,我也不理他继续讲课,谁知不大一会儿牛青捡了几块红砖一脚踹开教室的门,一块红砖对着我的头飞过来,我一偏头,砖头砸在黑板上,当第二块红砖飞过来的时候,我早有准备伸手接住然后厉声喝道:“你要再敢胡闹,小心我要了你的小命!”

  牛青真被我吓住了,拔腿就跑,从此离开了学校,他父亲因为他自动退学气得一病不起去世了,那时候比较容易就业,牛青干脆顶他父亲岗位当工人去了,我想这件事情总算结束了。

  暑假的一天,老婆带着孩子回娘家探亲去了,我独自一人在家看书,就听到楼下人声嘈杂,一个声音高叫着:“李老师你有种下楼来!”

  我从阳台上探出头一看,嚯!好家伙,牛青带着十几个人,有的拿着拖把,有的拿着钢管,气势汹汹,看这架势今天不跟他们做出一个交代估计以后都没有安宁的日子,我赤手空拳慢慢悠悠一步一步走下楼,仔细一看,跟在牛青后面的都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毕业就业了,我于是心里有底说:“你们都是来帮着牛青打老师的吗?”

  那一帮昔日的学生不断后退说,老师,我们不清楚是找谁的,跟着来助威的。边说边扔掉手里的拖把和钢管。

  我转过身对牛青说:“现在就我们俩人了,你用钢管,我空手,我们较量一番如何?”

  牛青领教过我飞腿,不敢应战,一边后退一边说:“老师,我就是来试一试你有没有胆量,以前是我错了,把我爸爸也急死了,后悔呀!”

  我说:“知道错了也不算晚,好好孝敬你母亲,以后我们还是师生关系,你有事还可以来找我。”牛青还真不记仇,以后真的还时常来找我。

  有时候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却能轻易化解,而看似不大问题可能却永远无法化解。

  梁静是我教过的学生中特别漂亮的一个女孩,那时候刚刚有录音机,有一天晚上我值班,听到教学楼房顶上有音乐之声,我用手电筒向房顶一照,好家伙,我当时就惊得合不拢嘴了,那时可能是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极为保守,可是我分明看到了几个男孩几个女孩赤身裸体在房顶上跳舞,我马上想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立刻向校长家里奔去,校长听说此事也是大吃一惊,与我一同返回学校,然后我们俩就顺着建筑房屋时留下的维修梯爬上了房顶,校长本来要大声呵斥他们,我看了看男孩子是以前毕业的学生,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是社会青年,女孩却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我害怕她们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下去麻烦就大了,于是我轻言细语地说:“都把衣服穿上吧,小心着凉,回家吧,学校要锁门了。”

  校长对于我的处理极为不满,在校务会上他说我处理问题轻描淡写。我说:“这个问题只能冷处理,如果女生接受不了她们可能会寻短见,那个时候责任可不完全由政教处承担,恐怕你这位校长也当到头了。”

  校长闻言也深感害怕,同意了我的冷处理方案,事情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将此事告知家长,梁静的父亲也是一个愣头青,他竟然要跟我动武,我笑着说:“你恐怕不是我的对手。”然后单手把一条长凳从一头端了起来,演示完了请梁静的父亲试一试,他大概以为只是一种技巧,果然试了一下,才知道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完成,于是就有些胆怯,梁静的母亲觉得完全是自己女儿不好,很是通情达理,劝阻丈夫,答应回家加强教育。当然我也曾找梁静谈过话,讲的都是大道理,无非是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话,丝毫没有涉及她跳裸体舞的事儿。

  梁静毕业以后没有考大学直接参加了工作,后来结婚生子一切都平静如水,这件事也没有扩大影响,但是几十年过去了,她是我教过的学生中唯一不理我的,与她一同跳裸体舞另外的几个女同学刚开始有一段时间不理我,后来明白事理以后在哪儿见到我都很尊敬我,有一个女生的孩子上学以后犯了错误,学校要处理该生,那个女生还请我帮忙。

  梁静的事儿也就成了我教师生涯中永远不能抹平的一页,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我终生的遗憾。


    标签: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Copyright 2018-2022 www.99wenzhangwang.com. Some Rights Reserved.
    九九文章网 苏ICP备19067489号-2